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凱道上的公民課

今天上午與數千位素昧平生的鄰居 朋友
一起在凱達格蘭大道 上了一堂公民課


早上七點五十分左右的藝術大道
冷冽的風中 陸陸續續往台北大學方向的人們
有些低聲交談 有些沈默不語
大家共同的目的地只有一個 凱達格蘭大道
原因很簡單 我們要捍衛自己的家園 爭生存權 環境權
我們不願意鍾愛的家園遭到破壞
我們不願意孩子必須在陰影下成長


接連幾日的陰雨氣溫驟降
還好今天的天空出現了一線曙光
氣溫雖然仍低 不過至少沒有下雨
至少參加的老爺爺 老奶奶 小朋友們不用淋雨


幾十台的公車在台北大學門口等待
要帶我們到凱道去 去上課
除了這裡 桃子腳國小 教育研究院 土城等都有集合點
大家各自去集合


行經總統府
這裡就是代表國家最高政治權力的中心
政府是經由人民的同意而組成
行政首長是人民推舉出來為人民服務的公僕啊


大家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地點出發
一起往凱達格蘭大道集結


大家為什麼要站出來
因為我們的聲音被忽略被漠視
所以我們被迫到這裡來上一堂課
也希望朱市長能聽到這堂課


背後的總統府 讓人有種時空錯置的感覺
我們當然知道這是屬於地方自治事務
可惜新北市政府仍不願傾聽不願與我們對話
為了守護家 我們只好離開家站在這裡
期望我們的聲音能被聽見


每一個參加的人都是自發性的前來
也許有許多人跟我一樣第一次站出來


也有許多是全家出動
小朋友連早餐都還來不及吃


準備開始上課
班主任提醒注意事項


天氣那麼冷 能聚集這麼多三峽土城的居民其實是很令人感動的


孩子要健康的長大
多麼鏗鏘有力的一句話
卻是這麼卑微的企求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來到這裡的理由


朱教授開講


中場阿福教唱念妳 要大家決不能放棄 一起鎖定這個案子


媒體大概在這個時候都動了起來
要上新聞總得有些特殊的畫面


有沒有政治人物來?
有,靜靜的坐在台下...
與我們所有人一樣
一起上課一起拍手


這位媽媽帶著孩子上台與大家分享心路歷程


陸陸續續有一些住民跟大家分享
為什麼會在辛苦大半輩子選擇這裡定居




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
為了美好的家園我們都曾經付出
拍起手來也就特別熱烈


最後十分鐘大家戴上口罩 展現靜默的力量




大家自發地繳交今天車資


到服務處聯署


支持聯署 成立公民社團 持續監督


我也和大家一樣買了一套T恤與馬克杯
希望能為聯盟的財物缺口盡一點點綿薄的力量


謝謝穿著綠背心的聯盟志工 大家辛苦了


也謝謝今天一同參與的大家


謝謝警察杯杯協助維持秩序


謝謝所有默默付出的人


謝謝大家所展現的高度公民素養


下課了~隨著人群移動
到中山南路搭車
望著自由廣場的牌匾 心裡有些悸動
我們要的,不過是免於恐懼的自由,這樣基本的權利啊


最後輕鬆一下 今天最可愛的畫面
記者現在為大家連線 問到這位頭綁抗議絲帶的民眾
請問你們今天是為了什麼站上街頭


後記:
當然我們很清楚每個人都會有生老病死的問題,殯葬設施你我每一個人都會用的到
我們不是反對設立殯葬區域的設立 而是反對新北市政府處理這件事的方式
先非常假掰的請學者作評估報告 然後將學者殯葬設施宜分散設立的建議當空氣
然後在有業者提出殯葬園區設置提議時如獲至寶 反正省去土地徵收問題
還可順帶解決板橋一殯的燃眉之急
可是卻無視業者提出申請的地點是在三峽河畔 甚至部份土地應為水利地
忙著在辦公室預知附近居民都同意 忙著召開從沒人聽說的說明會 忙著批準跑程序
這樣的做事方法與態度 告訴你他會把關 他會照程序走 你相信嗎?
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221&fromuid=3445


其實我能接受依法行政這樣的說法
只是我們要的法是保障人民權利的法
你們依據的卻不確定是什麼 法律隨你們講 依你們解釋
當然如果前面所有程序都能依照規定 依法行政
我想政府和人民之間應該會有所謂信任的基礎
很可惜的是就我們看來好像不是如此
當彼此的信任破碎 其他的就不必談了

要問昇華園對環境是否會造成影響
我想媽祖田的居民最有資格講
其影響是不爭的事實 遑論現在要蓋的
比原先昇華園規模要大上數倍
姑且不論前述詭異的選址過程
現址三公里內有十所學校
三峽河對岸新興的北大特區移入人口日增
這不是所謂人口稠密之處 不適合設置之處

雖說市政府口口聲聲行政中立
卻可以處處大開方便之門
不要說圖利太沈重 可是偏袒總是有的
而民眾的聲音市府似乎永遠視而不見
這樣的行政態度如何讓民眾信服


甚至說出政策改變會損及“政府威信”這樣的話語
那就表示政府官員的民主學分被當掉需要重修了

其他相關資訊

最後提醒市政府很多人還沒站出來是因為對政府已經死心
他們認定政府就是會蠻幹 才不管民眾想法
如同海賊王裡穿著“正義”大衣的將領
其實這正是作者對政府無言的譏諷與訕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